近日,在天津发生了一起因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而导致急性肾衰竭的病例。患者是一位22岁的重型汽车维修工大壮,他在天津港工作,主要职责是在户外修理和维护重型卡车。
最近几天气温骤升,阳光异常强烈。周五那天,尽管天气炎热,他仍然在外边连续工作了一整天,晚上感到上臂和腹部肌肉出现痉挛和疼痛的症状,但他没有太在意。到了周六,情况变得更加严重,他在下班后几乎无法站立,并且出现了尿量减少以及尿液颜色像冰红茶一样的症状,于是立刻前往医院急诊科寻求帮助。
医生检查发现他的体温为37.3℃,白细胞、血肌酐和肌酸激酶水平显著升高。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初步诊断他患上了急性肾衰竭和横纹肌溶解症,并因此住院治疗。经过一系列紧急的补液以及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等措施后,在周一的时候他的血肌酐值已经恢复正常,虽然肌酸激酶仍处于较高水平,但已脱离了生命危险。
从高温中暴露一天就导致急性肾衰竭的情况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然而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热应激性肾病”,它是由长时间的高温和阳光直射引起的脱水、血容量严重不足以及尿液浓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再加上横纹肌溶解症的影响,最终导致了急性肾损伤。

大壮原本一直从事这项工作,按理说他应该已经习惯了这种体力劳动强度。然而经过一个月的假期后重新开始高强度的工作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原来,在休假期间,由于没有进行任何体力活动,他的肌肉适应性有所下降,回到工作岗位后又立刻恢复了高强度劳动,这导致了他的肌溶解。
随着夏季的到来和气温逐渐升高,户外工作者尤其需要注意防暑降温措施,尽量避免在阳光直射下长时间工作。同时,在开始从事重体力活之前应该循序渐进地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并且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确保身体健康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