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成为了许多车主口中的“鸡肋”,原因在于其满电状态下仅能行驶20公里左右,这一规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不满。
对于城市交通而言,汽车虽然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比如拥堵现象严重、维修保养成本高昂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等。这些问题让许多车主感到头疼不已,甚至迫使他们寻找其他替代方案。
在此背景下,电动自行车成为了不少人的首选交通工具。它不仅能够轻松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而且在交通拥堵时也能灵活穿行,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
然而,随着新国标的出台,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受到了严格限制。据知情人士透露,根据最新规定,电动车的最大续航里程被限定为20公里以内,并且必须配备脚踏板装置,最高行驶速度也不能超过每小时25千米。
这种新规对一些经常骑行的人来说显得有些不合理。他们认为,安装在车上的脚踏板实际上几乎没有什么用处,在紧急情况下很难起到作用。
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这样的续航里程或许还能勉强接受;但对于一线城市而言,则显得十分吃力。特别是在交通繁忙的地区,电动自行车往往行驶不到20公里就会没电,这无疑给车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
面对大众的质疑与不满,专家们也给出了他们的解释:他们认为过长的续航里程会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然而,这样的回应显然难以让广大车主信服,因为它并未详细说明具体的风险所在。

这样一来,许多消费者开始考虑放弃购买电动自行车,转而选择更加传统且便捷的方式——骑自行车出行。毕竟,在面对20公里限制的情况下,花费金钱购置一辆不满意的电动车似乎并不划算。
对于新国标下的电动自行车政策,您又持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与建议。